-
【衢州招商】衢州工业跨越两千亿门槛,创新驱动铸就增长引擎
2021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产值成功突破两千亿元大关,书写了工业发展的里程碑。该成就源于持之以恒的结构调整与扎实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主要产业的全面增长,为衢州市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稳健提升、完成“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贡献了核心动能。规上工业在产值规模、利润增长、行业协同等方面均展现强劲势头,是衢州市经济稳中有进的核心支撑。 一、产值跃升奠定工业强市新基石 当年,衢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合力创造了2494.05亿元的总产值,首次跨越两千亿元门槛,创下历史新高度。该项指标的突破性进展,成为衢州市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有力证明。更为亮眼的是,产值实现了29.8%的高增长,增速远超衢州市整体经济增速,对衢州市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的增长贡献巨大。从行业覆盖面看,衢州市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多达30个行业实现了产值增长,行业增长面超过九成,显示出增长的全面性与协调性。这表明衢州市工业体系的韧性和活力强劲,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日益稳固。 二、创新驱动与高效招商合力构筑增长高地 规上工业产值创新高的背后,是衢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的共同成果。得益于系列精准高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举措,要素资源加速向关键领域聚集。创新投入的持续加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为工业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政策层面亦发挥显著引导作用,聚焦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针对性服务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落地生根,不仅带来了增量投资,更为产业升级引入了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抓手,为衢州工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效益提升彰显高质量发展核心特征 衢州市规上工业在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当年利润总额达到228.51亿元,同比增长55.7%,远高于产值增速。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该利润增幅的两年平均增速亦达到了33.6%,表明利润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优异。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增强,清晰反映出衢州市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显著提升、成本管理日益优化、产品附加值稳步增加。利润高增长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和提升员工福利,形成了良性循环,为衢州工业后续的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务保障和市场信心支撑。这也是衢州市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核心体现。 四、产业协同有力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工业的强劲增长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衢州市整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加速发展相互协同、彼此促进。衢州市三次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工业(第二产业)以10.7%的增速领跑,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数字经济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撑和配套服务。同时,衢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同比与两年平均均保持较高增速,十大行业门类收入全部增长。第一产业也实现了稳中有进,其中畜牧业表现亮眼,发挥了有效拉动作用。这种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共同构成了衢州市经济整体发展的稳固格局,工业产值创历史新高正是此轮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成果与突出亮点。数字经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工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标志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良好态势。
2025-07-07
-
定海创新经济前三季度动力澎湃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增长,招商引资举措有力助推产业升级。通过吸引高技术企业和优化营商环境,全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表现突出,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区内企业如久意达、金达电机等在高端制造领域,包括CT设备、芯片设备和高端机电方面,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推动相关产业布局不断深化。在政府支持下,区域产业政策注重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合作和供应链整合,有效提升了集群效应。整体产出保持稳定增长,增速高于传统工业平均水平。这种增长源于对高技术领域的战略性布局,以及对人才引进和技术孵化平台的重视,凸显了浙江省在区域协同方面的协调作用。 (二)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均贡献显著。在制造业方面,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反映出智能化生产转型的成效,这与智能物流、自动化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密切相关。物流业向智能化、标准化和共享化方向演进,优化了区域供应链,进而拉动服务业发展。在服务业领域,核心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对整体服务业的贡献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效率,如电商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的推广,助力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保持正向拉动。浙江省的物流网络整合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三)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信息技术升级和5G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务的活力。全区注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5G基站覆盖的扩展,提升了网络通信能力和物联网应用水平,为智慧城市、远程服务等提供了支撑。这促进了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业务的快速增长。技术升级强化了区域创新生态,如云平台和大数据在服务业中的部署,优化了资源分配和用户服务。展望未来,定海区将巩固创新基础,探索新动能如绿色技术,确保创新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5-06-30
-
衢州金融业让利超9亿元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衢州金融业积极落实国家及浙江省金融支持政策,通过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优化服务模式等举措,全年为企业减少利息成本9.22亿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渡过难关,为招商引资和企业稳岗扩产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一)政策工具精准落地,资金直达实体企业。2020年,衢州金融业紧扣“稳企业保就业”目标,全面落实央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及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工具。通过建立“名单制”管理机制,将资金精准导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小微企业,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针对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及本地重点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贷款流程,推动信贷资源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倾斜,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二)信贷规模稳步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0年,衢州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491.90亿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在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衢州金融业着力推动融资成本“降下来”,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平均利率降至5.85%,降幅位列全省第一。通过落实LPR改革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主动让利,叠加财政贴息、担保费率减免等政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全年累计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9.22亿元,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0年,衢州金融业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税银互动”“信易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可得性。针对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业,大力推广信用贷款,推动更多市场主体纳入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同时,金融机构加强线上服务渠道建设,推广“不见面审批”“线上放贷”等模式,提高融资效率,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金融支持。这些举措推动衢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量增、价降、面扩”,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2025-06-30
-
【2022年开化县招商】开化 “飞地抱团”:山海协作中的共富样本
开化 “飞地抱团”:山海协作中的共富样本 一、跨区域协作:搭建 “共富桥梁” 开化县与桐乡市建立山海协作常态交流机制,每季度召开 “飞地” 产业园联席会议,累计解决项目用地、用工等问题 50 余项。2022 年一季度,双方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 8 个,总投资超 10 亿元,涵盖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等领域。 在管理模式上,创新 “双主任制”,由开化、桐乡各选派一名干部担任园区管委会主任,实行跨区域协同管理。桐乡 — 开化 “飞地” 产业园管委会数据显示,园区企业注册登记时限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 70%。 二、资本联合:打造 “共富联盟” 通过 “政府引导 + 村集体入股” 模式,开化县 30 个经济薄弱村以资金入股方式参与 “飞地” 产业园建设,成立县兴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园区 30% 股份。2021 年,园区实现分红 200 万元,每村平均增收 6.7 万元,惠及村民超 2 万人。 在融资渠道方面,引入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 2 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行 “共富债券” 5 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票面利率低至 2.8%,为园区建设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三、产业融合:繁荣 “共富产业” “飞地” 产业园聚焦羊毛衫产业升级,引入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设计团队,推出定制化羊毛衫品牌,产品溢价率提升 30%。2022 年一季度,园区羊毛衫电商销售额达 1.2 亿元,同比增长 50%,带动开化本地 3000 名农户从事羊毛加工,人均月增收 2000 元。 在新业态培育方面,打造 “影视 + 电商” 产业生态,建设摄影棚 5 个、网红直播间 20 个,吸引 200 名主播入驻。2021 年,园区拍摄影视剧 3 部,带动旅游消费超 5000 万元,形成 “产业 + 文旅” 双轮驱动格局。
2022-05-16
-
【2022年衢州招商】衢州 2022 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报告:疫情下的稳增长密码
衢州 2022 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报告:疫情下的稳增长密码 一、总体经济表现:韧性凸显的季度答卷 2022 年一季度,衢州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37.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4.1%,展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3.12 亿元,增长 5.2%,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 8%;第二产业增加值 182.76 亿元,增长 4.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 5.8%,制造业投资增长 12%;第三产业增加值 241.12 亿元,增长 4.1%,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二、工业经济支撑: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 衢州工业经济在疫情下保持增长,得益于传统产业技改与新兴产业布局。全市实施 “工业强市” 战略,一季度开展重点技改项目 80 项,总投资超 50 亿元,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 15% 以上。同时,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锂电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35%,成为工业增长新引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一季度引进新兴产业项目 12 个,总投资超 80 亿元。” 三、有效投资拉动: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衢州市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8%,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进展顺利。杭衢高铁衢州段完成投资 12 亿元,累计进度达 65%;衢州智慧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吸引 20 家科技企业入驻。政府投资项目带动社会资本跟进,民间投资增长 6.5%,显示出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四、疫情应对与民生保障:精准施策稳市场 3 月突发疫情对衢州经济造成短暂冲击,市政府迅速出台 “助企纾困 20 条”,包括减免企业租金、加大信贷支持等,累计为企业减负超 5 亿元。在民生保障方面,发放消费券 1 亿元,拉动零售消费增长 8%;稳就业政策成效显著,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 3000 余人,失业率控制在 4% 以内。
2022-05-05
-
【2022年衢州招商】衢州市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连续翻番:强村富民的衢州模式
衢州市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年连续翻番:强村富民的衢州模式 一、发展成果: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据获悉,通过实施强村项目,加强政策保障,衢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全市 1482 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于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分别实现 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上全覆盖,三年连续翻番;2021 年年经营性收入 50 万元以上行政村共 302 个、占 20.4%;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 35%,位于浙江前列。 衢州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得益于其坚持以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为基础,因村制宜,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展乡村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强村富民之路。 二、发展路径:多元模式激活乡村活力 衢州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盘活资产、发展产业、联村共建等方式,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活力。 盘活资产增收:2021 年全市行政村发展本村物业项目收入 2 亿元、盘活乡村资源发包收入 0.76 亿元,分别占经营性收入的 33.57% 和 12.8%。通过对闲置的厂房、仓库、土地等资产进行整合和开发,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一些村庄将闲置的土地建设成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 发展产业增收: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由村集体主导,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项目,走 “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 的产业发展之路。衢州市开化县在全县 85 个行政村推广清水鱼养殖,全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60 万元。通过产业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 联村共建增收:依托 “山海协作” 平台,全市共有 108 家企业与 101 个村结对,谋划项目 82 个,项目投资总额达 2.28 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 0.87 亿元。通过企业与村庄的结对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保障:为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衢州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补贴、项目扶持、土地保障等。 在资金方面,设立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村集体实施的产业项目、物业项目等给予资金补贴。在项目方面,优先支持村集体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助村庄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土地方面,保障村集体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鼓励村庄通过土地整治、宅基地改革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 同时,衢州还加强了对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实施规范。 四、未来展望:持续巩固发展成果 未来,衢州将继续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产业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提高项目的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更多的农业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深化 “山海协作” 等合作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此外,衢州还将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干部和专业人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持续的努力,衢州有望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2-03-07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